• 1
  • 1
  • 2
  • 3
学校动态
莞中通讯

第三十二届科技节 | 感科技兴国,立报国大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4 17:24:18   点击次数:

  东莞中学一直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放置在突出位置,探索出一系列培养人才的新路径,并于2023年创设了数理特色班“镜堂班”和人文特色班“容庚班”。在“镜堂班”和“容庚班”的课程设计上,学校除了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外,还积极拓展特色第二课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东莞中学第三十二届科技节开展期间,东莞中学物理科组先后组织高一“镜堂班”和高二“数理实验班”的同学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中国散裂中子源进行参观学习,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奠定基础。


材显科技之美,料创未来之责

  4月20日,物理科组马一波老师带领高一镜堂班同学到国家顶尖实验室——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展以“材显科技之美,料创未来之责”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同学们在实验室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实验室的规模、发展历程、材料实验室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及当前的科研重大项目。讲解员还向同学们展示了材料实验室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及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作为研究基础,以现实生产与生活中常见问题为项目主题研发而成,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商品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材料博物馆里,同学们看到了一张巨大的元素周期表,每个元素都用实物展示(放射性物质除外),水晶矿物样本、碳单质的微观结构模型以及量子物理学中的原子光谱等等;同学们了解到各种材料的技术掌握和实际应用,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从铁器时代到钢铁时代,再到现在的硅时代,每一次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都离不开材料应用的革新,不论是石器、青铜器、陶瓷、丝绸,还是塑料、纤维,以及目前科技前沿领域的石墨烯材料、锌锂电池、超导材料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在这里,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课堂的理论知识是如何转化为现实的应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演示实验室,主持人先介绍了超导悬浮、磁流体相关特性,并进行演示,当主持人轻推一片巴掌大小的超导体在磁铁轨道凌空“奔跑”起来时,引来同学们阵阵欢呼声;同学们还积极与讲解员老师交流实验细节,探讨原理,动手实践。


观大国重器,立报国大志

  5月18日,物理科组吴泽鑫老师带领高二数理实验班的学生到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展以“观大国重器,立报国大志”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来到中国散裂中子源,同学们首先观看了散裂中子源的宣传片,对这个大科学装置的立项建设过程、功能用途、工作原理和重要战略意义等方面建立了初步认识,随后实地参观了普展览厅、沙盘模型、靶站与谱仪等功能区,了解散裂中子源项目的建筑分区、科学设施功能、园区规划等运行机制。

  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RCS设备楼的中控室、靶站谱仪大厅及相应配套设施及土建工程等,并深入中子源装置内部,近距离参观了直线加速器、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靶站谱仪等科学设施,感受“国之重器”的巨大设施设备带来的视觉冲击,探索“国之重器”的科技奥秘与魅力。在观察了众多先进设备后,同学们都赞叹其强大的功能,深刻感受到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以上对国家顶尖实验室的参观探究活动,同学们见识到新材料研发、新技术应用等前沿科技资讯,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如何一步步变成广泛应用的技术。同时,同学们通过活动还了解到当前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从而树立起热爱科学,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信念,活动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特色班的建设和课堂体系,进一步推进我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