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 2
  • 3
学校动态
莞中通讯

旗峰论教 | 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0 17:30:10   点击次数:

 

  “问道学段衔接,论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4年莞教论坛的重头戏——“旗峰论教”于10月18日在东莞中学初中校区举行。

 

  出席论坛的有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大湾区校长教育研究院(香港)终身名誉院长郭其俊,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久兴,珠海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张六安,东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东莞市教育局主任督学罗桂森,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孙健。受邀参加圆桌论坛交流的有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长李岗,可园中学校长舒妙珠,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校长陈雪晨,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校长戚思琴。参加论坛活动的还有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镇街、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150余人。

  本次“旗峰论教”继续由东莞中学承办,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与学科贯通”为主题。论坛分两个环节,分别是主旨发言和圆桌论坛。活动由东莞中学副校长周剑光主持。


领 导 致 辞

  活动伊始,东莞市教育局罗桂森副处长致辞。罗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旗峰论教”的背景,以及我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保障。同时,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确实存在学段衔接和学科贯通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罗处长强调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活动的组织开展,促进学校教育的学段衔接、学科融合,推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 旨 发 言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主旨发言。先后由姜久兴教授、郭其俊院长、张六安书记、王健校长作主题报告。

  姜久兴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教育部“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给中学化学教学带来的新机遇》。

  姜教授先是回顾了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强基计划的历史沿革,然后论述新高考对化学基础教育的冲击,大学强基班动态进出情况及新政策,最后介绍了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培养特色,本硕博学段衔接等方面的情况。

  郭其俊院长的发言主题是《四维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郭院长首先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然后从“古代中国教育”“近代美国教育”“现代加拿大教育”给世界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什么,当代大湾区教育给予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观察点有哪些等问题展开,分别列举了大湾区有代表性的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以及香港教育观察点。

  张六安书记发言的主题是《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张书记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理解,强调要从卓越标准、稀缺标准、产出标准、展示标准、社会价值标准等方面考察拔尖人才。张书记详细介绍了珠海一中“以航天精神助推创新思维,以丰富载体润色创新情怀,以共同体建设营造创新赛场,以贯通教育助力创新跃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王健校长的发言聚焦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主题是《构建指向全体学生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王校长聚焦科技教育,详细阐述了东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339”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其中“1”是核心,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第一个“3”是特色,包括基于教育簇群的多学段贯通培养、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多学科融合教学、指向全体学生的多层次分类实施;第二个“3”是路径,包括学科融合、校本教研和活动设计;“9”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品牌,包括数理思维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科技创新课程,AI与机器人课程,航模与无线电测向课程,信息学课程,科技节系列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博士科普讲坛活动。


圆 桌 论 坛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圆桌论坛,该环节由周剑光副校长主持。先后由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长李岗、可园中学校长舒妙珠、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校长陈雪晨、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校长戚思琴作分享。

  李岗校长的分享从“两点认识”“三条路径”“四项举措”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因材施教”;要识别在先,培养在后。具体举措包括从初、高中学段贯通培养入手,构建“加速”培养和“充实”培养多元课程体系,自主开发竞赛课程,搭建竞赛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等。

  舒妙珠校长的发言由“多样选择”“探索实践”“贯通培养”三个关键词统领。“多样选择”侧重的是课程选择的多样性;“探索实践”侧重重构学习时间和空间,开发跨学科主题融合课和项目式学习移动课堂;“贯通培养”指积极推进跨学科、跨学段和跨区域的贯通培养机制。

  陈雪晨校长从“一个核心理念”“三大实践策略”两个角度展开分享。陈校长分享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全面发展”,培养“突出特长”,落实“普育式”人才滋养;实践策略包括“课程筑基”“师资助力”“多元协同”。课程筑基分为育人课程、学科课程上、特色课程;师资助力启动有层级的研修模式,开展多样态的教研活动;多元协同则强调多学段协同、多主体协同、多空间协同。

  戚思琴校长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方面切入,强调莞城英文实验学校的“133”校本育人体系。“1”是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乐成少年;第一个“3”指探索的三个阶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计及实践探索阶段,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改革阶段,面向人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形成及应用推广阶段;第二个“3”指3项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评价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及育人方式深度变革的重要举措。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凝心聚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和生态,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探索,推动东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